文字游戲的歷史和語言一樣古老,其種類也幾乎和語言的種類一樣多。東尼·歐加迪(Tony Augarde)在他那本博大精深、卻又極為有趣的《牛津字母游戲指南》(The Oxford Guide to Word Games)中就指出,有些字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(yuǎn)古時期?;匚模ㄖ疙樧x和倒讀都一樣的詞語)就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
古希臘人就常常在噴泉上刻著Nispon anomimata mi monan opsin,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:在洗臉的時候把你的罪惡也洗掉。羅馬人也很喜歡使用回文,比如In girum imus nocte et consuminmur igni(我們在天黑后進(jìn)入這個圓圈,然后被火吞噬),據(jù)說這句話描述的是飛蛾撲火。羅馬人也很喜歡變位詞,顛倒字母的順序而形成的新字或者新詞組,他們會把Quid est veritas?(什么是真理?)轉(zhuǎn)換成Est vir qui adest(就是這里的這個人)。
在舉例說明最早的字母游戲時,歐加迪提到了一個出自公元前3世紀(jì)的希臘語變位詞,甚至還有更早的,一個公元前5世紀(jì)由希臘詩人拉索司(Lasus)創(chuàng)作的避諱文小詩,詩人在這里刻意避免使用字母s。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字母游戲的歷史非常古老,并且在全世界范圍內(nèi)都很受歡迎。
據(jù)說連耶穌都會使用雙關(guān)語,他曾說過:“Thou art Perter: upon this rock I shall build my Church.”(你是彼得:我將在這塊巖石上建立我的教堂。)如果單從字母游戲的角度來看,這句話大概沒什么意思,但是當(dāng)你知道古代希臘語中Peter和rock是同一個詞的時候,你大概就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奇妙之處了。
字母游戲在英國也有著和文學(xué)一樣悠久的歷史。公元八世紀(jì),英國最早期的詩人之一,基涅武甫(Cynewulf)寫下了4首被以為是非常嚴(yán)肅的宗教詩,結(jié)果詩人在這4首詩的開頭巧妙地藏入了自己的名字,所以這完全可以看作是詩人的自娛之作。從此以后,各種各樣的文字游戲儼然成為了英國文學(xué)的一大特點。
莎士比亞就非常喜歡使用雙關(guān)語,他在自己的戲劇作品中創(chuàng)作的雙關(guān)語達(dá)到了3000句之多,沒錯,就是3000,他甚至能把它們放到最不可能使用雙關(guān)語的地方,比如在《亨利四世》的第一部分,當(dāng)霍茨波(Hotspur)的父親知道自己兒子的死訊,他便把兒子比做了Coldspur(冷刺)。英國文學(xué)史上那些最赫赫有名的人物,從劉易斯·卡羅爾(Lewis Carrol)到詹姆斯·喬伊斯(James Joyce),無一不是文字游戲的愛好者。我們也曾經(jīng)看到過,即使是約翰遜也會想方設(shè)法在他編撰的詞典里放進(jìn)幾個笑話,這在其他語言中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英語中的文字游戲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比如雙關(guān)語、繞口令、變位詞、謎語、密文、回文、嵌名打油詩、字謎、填字游戲、拼寫比賽等。玩這些絕對能讓人上癮。劉易斯·卡羅爾就對設(shè)計和完成字母游戲非常著迷,有一次他一晚上都沒有睡,只是為了將William Edwart Gladstone這個人名進(jìn)行變位,最后他總算成功地把這個名字變成了Wild agitator, means well(狂野的鼓動者,用意善良)。
有一位勤勉的學(xué)者(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們現(xiàn)在已無法知道了)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莎士比亞在《愛的徒勞》(Love's Labour's Lost)中那個著名的單詞: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,他得出的結(jié)論是這個詞里一定暗藏了一段重組文,這證明莎士比亞并非那些戲劇的真正作者。最后他想出的重組文是:Hi ludi F. Baconis nati tuiti orbi,翻譯過來就是:These plays, born of F. Bacon, are preserved for the world(這些戲劇由弗朗西斯·培根創(chuàng)作,留給全世界)。想想他得花多少時間才能找到這句話?。?
據(jù)《吉尼斯世界紀(jì)錄》記載,英國赫里福德-伍斯特縣有個人在1983年創(chuàng)作了一句包含65000個字的回文。不管這個回文我們能不能看懂,至少我很佩服他為此投入的精力和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