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現在為止,本書分析的都是只有一個層次的原生派生詞(如:im-+port→import v.)或只有兩個層次的派生詞(如:import v.+-er→importer n.)。前者不存在構詞順序問題,后者的構詞順序也不成問題:先原生構詞后派生構詞。
問題在于,不少派生詞是經過多次派生而成,是所謂的多層派生詞。如何確定它們的派生構詞的順序,牽涉到詞形分析、詞義理解、甚至詞性判斷的問題。
例如,上面提到的unmasked這個單詞可能是按照兩種不同的順序經過兩次派生而成的。構詞順序不同,結果也不一樣:
其一:mask v.戴面具+-ed(被……的)→masked a.戴面具的
un-(不)+ masked a.戴面具的→unmasked1 a.不戴面具的
其二:un-(除去……)+mask n.面具→unmask v.撕下……的假面具
unmask v.撕下……的假面具+-ed(被……的)→unmasked2 a.被撕下假面具的;被揭露的
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判斷多層派生詞順序的重要性。同形的派生詞,因構詞順序不同,起點與結果都不一樣。
當然,unmasked只是個別特殊的例子。事實上,絕大部分多層派生詞都只有一種可行的構詞順序,所以不可能產生歧義。因為構詞順序也是受某種內在規(guī)則制約的。
不妨以多層派生詞unfriendliness為例,這是夸克等人在幾本語法書中都引用過的例子。如果不考慮語言的實際,按照數學的排列組合方式,這個單詞可能有3種派生構詞順序:
1) friend→friendly→friendliness→unfriendliness
2) friend→unfriend→unfriendly→unfriendliness
3) friend→friendly→unfriendly→unfriendliness
事實上,只有第三種構詞順序是正確的。第一種順序錯在副詞性的前綴un-(=not)不能加在名詞friendiness上。第二種順序錯在不存在unfriend這個單詞,其原因也是名詞friend不能與副詞性前綴un-(=not)結合。可見,詞根對詞綴的詞性是有選擇的。派生構詞并非隨意可行,它必須遵守一定的規(guī)則。
那么,這是什么樣的規(guī)則呢?正如夸克等人所指出的:自文藝復興至今,英語構詞法一直受著新古典主義的支配。① 古典語的特點是語法嚴謹,單詞內部各成分也受語法制約。派生詞的構詞規(guī)律就是語法的規(guī)律,詞根與詞綴之間的關系是受語法規(guī)律制約的。比如說,根據語法規(guī)則,副詞一般不能修飾名詞,于是副詞性的前綴un-就不能與friend,friendliness之類的名詞成分相結合。
在第五章里,我們曾介紹了零派生、一級派生與二級派生,指出所有長單詞都是由這三種派生法生成的。其實,多層派生詞只不過是在零派生或一級派生的基礎上,重復二級派生的方法,層層加綴而成的。這種重復加綴的過程遵守英語語法的規(guī)則,層層都必須符合英語單詞間互相搭配的條件。懂得這個道理,就可以根據詞綴的類型(原生或派生)與語法屬性,按照符合構詞規(guī)則與語法邏輯的順序對任何長單詞進行層層剖析,直到水落石出,露出不能再分析的自由詞根或粘附詞根為止。學會了這種本領,在剖析多層派生詞時就不至于誤入歧途,剖出事實上并不存在的單詞來。這樣,我們解形釋義的能力就更上了一層樓。
下面,用幾個較為復雜的長單詞做一番實驗。為了節(jié)省篇幅,使用括號、方括號與括弓表示從內到外的派生構詞順序:
invisible=in-+(vis+-ible)
importer=(im-+port)+-er
unprecedented=un-+[(pre-+ced+-ent)+-ed]
unfriendliness=[un-+(friend n.+-ly)]+-ness
depolarization={de-+[(pol+-ar)+-ize]}+-ation
anti-nationalization=anti-+{[(nation n.+-al)+-ize]+-ation}
當然,也能用這種本領對付有歧義的單詞。例如:
unsaddled1 a.未上鞍的=un-+(saddle v.+-ed)
unsaddled2 a.卸了鞍的=(un-+saddle n.)+-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