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選。能脫口而出 (spontaneous) 自然好。但很多時候考生是要躊躇一下才開口的。邊說邊組織語言也是可以想象的。所以,放緩語速能幫助你組織語言,控制情緒,你的講話(presentation)也能給人一種沉著有序的印象。一種可疑的看法是語速快就是流利。
在不犧牲語言清晰的(clarity)的情況下,這種說法似可以成立。但很多英語使用者發(fā)現(xiàn),更經常的情況是兩者不可兼得。追求流利的印象而犧牲思考 的時間和語言的清晰是不劃算的。另外,保持語速和音調的均勻(constant)也是很重要的,忽快忽慢、忽高忽低就太過戲劇性了。
我的發(fā)音不好,怎么辦?我想所謂發(fā)音不好,指的是發(fā)音不夠標準。不過問一下這世界可否有標準的發(fā)音?一些語音,僅僅是借助歷史的慣性(如官話,即Mandarin衍變成今日的普通話),或依靠傳媒(如普通話的普及;某些大陸人氏改講臺式國語并以為時髦)確立了影響。
這些語音,僅是大多數(shù)人能接受的媒介而已,即RP (Received Pronunciation)。所謂標準,是個相對概念。大多數(shù)上海人、廣東人講的普通話不同于北京人講的普通話,但他們講的依然是普通話,其語音也大略可稱為RP。同樣,誰也不會期待你一開口就是BBC English,更何況聽者都是依據(jù)你的整體表述,即上下文 (context) 中去理解或干脆去猜你的意思。
故只要你留下給人猜想的空間,考官絕不會因為你某些發(fā)音的含混而打斷你。突然想起Phoenix TV 相聚鳳凰臺這檔節(jié)目。那男主持人的語音怎么樣?這并不妨礙很多人喜歡這怪腔怪調的洋家伙。如果有類似IELTS Interview的中文口試,他能得幾分?
還有國內航班的英語廣播。機長和空姐的英語,似乎一點不在意帶外國口音。但懂英語的聽者,沒有什么不習慣。倒是空姐們?yōu)?ldquo;流利” ,常常發(fā)音含糊,“大舌頭”,令人不知所云。不過好象是Bernard Shaw 說過大意是外國人講英語帶外國味兒,自有魅力的話。
是否英式發(fā)音比美式發(fā)音更受歡迎?很奇怪的問題。對這個問題,我的第一反應是:它們不都是英語嗎?就算其中之一更受歡迎,上有好者,下邊又有多少人能說得像模象樣?問此問題的考慮大約是:這是British Council 所組織的考試,我應該努力去迎合英國人。
首先,想迎合是弱者心理。不管你的發(fā)音怎樣,你說的是不是英語?印度人、巴基斯坦人說的英語又怎么了?其次,考官不僅僅是英國人;英國人也分南方人、北方人、蘇格蘭人、威爾士人、北愛爾蘭人,不一而足?,F(xiàn)在,許多機構聘IELTS 考官授課,注明不要美國人。也說英語,并可以擔任IELTS考官的美國人,何時受到過這等待遇?對中國考生而言,后遺癥怕是又要擔心自己說的是哪國英語了?其實,想想看,你一定會同意你說的就是自己的英語。
再者,考生的口音只要不太影響理解,就不會影響評分。發(fā)音清晰與否是評分的主要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