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密協(xié)議的重點:
1. 保密內(nèi)容和范圍:明確哪些技術和信息屬于商業(yè)秘密,需要在保密協(xié)議中界定。2. 責任主體:明確交易或合作對方哪些人負有保密義務。3. 保密義務:詳細約定合同相對人承擔的保密義務。4. 保密措施:寫明或讓對方承諾保密所采取的措施。5. 保密期限:規(guī)定一個相對較長的保密期,無論合作或交易是否成功。6. 違約責任:約定一定數(shù)額或比例的違約金。7. 爭議解決方式:明確爭議解決的方式和管轄地。8. 適用法律:指定合同爭議適用的法律。9. 信息披露機制:明確約定保密信息披露方式、時間、接收負責人及確認流程。10. 救濟*或違約責任:在信息泄露情況下,采取有效措施停止泄露的過程中可能涉及的費用和損失計算方式。保密協(xié)議的潛在風險:1. 交易*泄露:可能導致并購方的并購成本提高。2. 違約后賠償不足:守約方可能因一方違約而遭受損失,但得不到合理賠償。3. 商業(yè)秘密被披露或濫用:可能導致公司競爭優(yōu)勢受損。4. 過度保護信息:可能導致合作過程中不必要的阻礙,影響交流。5. 保密義務程度不一:接收方保護信息的程度可能低于保護自己專有信息的程度。6. 保密期限過長:可能導致正常的商業(yè)*受到限制。7. 適用法律和爭議解決地的不明確:可能導致在發(fā)生糾紛時,需要聘請不熟悉當?shù)胤傻穆蓭煟黾映杀尽?. 救濟措施和違約責任不明確:可能導致在違約發(fā)生時,難以追究責任或獲得賠償。9. 信息披露機制不明確:可能導致接收方在技術無法正常使用時,自主研發(fā)相似技術而面臨法律風險。10. 單方保密與雙方保密的區(qū)分:需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確定是單方還是雙方保密,以保護各自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