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頁:片段欣賞
第二頁:巧學口語
第三頁:小小翻譯家
第四頁:文化一瞥
企鵝的習性
生活史因種的體形大小不同以及地理分布而異。同一種內(nèi)的繁殖周期還與緯度有關(guān)。有的種長途遷移到內(nèi)陸的祖?zhèn)鳡I巢區(qū)去產(chǎn)卵,合恩角企鵝(S.demersus,即驢鳴企鵝)和小企鵝一年繁殖2次,大多數(shù)種一年僅繁殖1次。而王企鵝(A.patagonica)則三年內(nèi)繁殖2次。王企鵝和帝企鵝每次產(chǎn)卵1枚,而其他種則產(chǎn)2枚,偶為3枚。大多數(shù)企鵝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繁殖。巴布亞企鵝(P.papua)的某些種群也在冬季繁殖。帝企鵝發(fā)育時間長,故在秋季開始繁殖,以使幼雛在成活率機會最大的夏季產(chǎn)出。
當企鵝入群和離群時,常有種種表演和鳴叫。求偶配對時,常有求偶鳴叫,鳴聲在兩性之間有二態(tài)性。合恩角企鵝鳴聲似驢鳴。到繁殖季節(jié),帝企鵝能找到舊巢及舊配偶。除帝企鵝只由雄鳥擔任外,所有種都由兩性孵卵。在交配時企鵝群中十分熱鬧,鳴聲聒耳,到孵卵時則一片寂靜。卵和雛鳥的死亡率決定於氣候條件、幼鳥在生殖種群的百分比和敵害等因素,一般為產(chǎn)卵總數(shù)的40∼80%。產(chǎn)卵後,雌鳥常常離群到海洋覓食,約10∼20天後回來替換雄鳥,以後便以一兩周為期互相輪換。但雌性帝企鵝從鳥群到海洋需要走 80∼160公里(50∼100哩),一直到64天孵卵期之末才能返回;此時正值南極嚴冬,雄帝企鵝將卵置於足上孵化,并靠體內(nèi)儲存的脂肪生活。
企鵝幼雛從卵殼孵出需24∼48小時,孵出後即表現(xiàn)有取食行為,將嘴放入親鳥口腔,取食成液狀的吐出的甲殼類或魚類食物。開始時,幼鳥藏在親鳥身下;逐漸長大後,幼鳥停留在親鳥體側(cè)。幼鳥從孵化到完全獨立的期限,在較小的種要2個月,帝企鵝需5個半月,王企鵝12∼14個月。半成熟的幼雛會成大群由成鳥照管,如在“托兒所”內(nèi)一般。
成鳥每年更換全部羽毛一次。換羽時不能入水,通常躲在鳥群以外的一個掩蔽地點。企鵝游泳迅速,用鰭肢作為推進器。需高速前進時,常常跳離水面,每跳一次可在空中前進1公尺或者更遠,并在此期間呼吸。在陸上則步態(tài)笨拙可笑,但前進速度甚快,以前肢為平衡器。可在巖石上靈活地行動,亦可在冰雪上以腹部著地滑行,以足及前肢為推進器。企鵝能藉太陽的位置來定向。
企鵝的食物隨著種、地理區(qū)域和季節(jié)的不同而異。大多數(shù)較小的南方企鵝以在南極富氧水面達到很高密度的磷蝦為食,象大型的企鵝同時也可以以魚為食物,在水中撲食的時候,由于企鵝是靠肺來呼吸,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到水面上換氣,例如:帝企鵝在水中捕食的時候可以呆20分鐘左右,一次最少可以捕6條魚。企鵝的大群體消耗的食物量驚人,一天超過幾噸,出海一次可達數(shù)周,成群捕食魚、烏賊和甲殼動物,天敵為豹形海豹(Hydrurgaleptonyx)或逆戟鯨(Orcinusorca)。澳大利亞-紐西蘭和南極附近地區(qū)的南非海獅屬(Arctocephalus)和新海獅屬(Neophoca)的海獅也捕食企鵝。
南極的企鵝常常在0℃(32℉)以下的水中游動,因而身體的保溫十分重要。水中高速運動又增加熱量的喪失。在陸地上時腳與冰塊密切接觸,皮膚溫度在0℃。皮膚溫度所以這樣低,是因為下肢內(nèi)相鄰的動脈和靜脈之間存在逆流熱交換系統(tǒng),使回心的較冷血液從流向末梢的血液中吸收熱量,從而節(jié)約體熱。與鸌類相似,企鵝也具鹽腺。研究證明,帝企鵝亦能感染鸚鵡熱淋巴肉芽腫型病毒病,阿黛利企鵝等體內(nèi)帶痕量DDT。
企鵝與鸌形目(Procellariiformes)有共同祖先,始新世後化石紀錄豐富。企鵝目含1科企鵝科(Spheniscidae),下分5亞科,僅企鵝亞科(Spheniscinae)現(xiàn)存18種。(來源:互動百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