較為著名的范例要數(shù)美國的Cocacola,它被譯成“可口可樂”,既保持了原詞的音節(jié)和響亮,又使人-一聽便知是飲料商標(biāo)。這就把原來本無特定含義的詞譯得有聲有色,令人間味無窮,可以說譯名的效果超過了原名;而且“”可樂”已經(jīng)成為現(xiàn)代社會中飲料的代名詞,可見其譯名在文化中的滲透力。
再如舉世聞名的男子服飾商標(biāo)Goldlion,意譯本是“金獅”,但譯者為使商品更添富麗堂皇的氣派,并滿足人們渴望吉利、追求豪華的心理,將gold一同保留意義;而lion一詞來取音譯手法,兩者結(jié)合在一起便有了馳名全中國的“金利來”商標(biāo)。不但氣派恢宏,而且含義大吉大利。盡管和原意不盡相同,但其宗旨、作用、效果是一致的。
大家所熟悉的美國運(yùn)動系列商品Nike。音標(biāo)為[' naiki:],本意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的芳名,但若按音譯為“奈姬”或是“娜基’’之類,很多中國的消費(fèi)者便會十分費(fèi)解,不知其意。譯老在翻譯時模仿其音節(jié),并考慮到運(yùn)動服裝應(yīng)該具有經(jīng)久耐磨損的特點,將它譯成了“耐克”,既有堅固耐穿的含義,又包含了克敵必阻的意思,這樣與原意勝利女神也不謀而合。
其他值得列舉的例子還有許多,如Truly,前一字取意,后一字取音,譯為"信利”; Accord譯成“雅確”,是一種手表的商標(biāo),前一字取音,后一字取義;以及Fiyta譯作是“飛亞達(dá)”也是音意結(jié)合的典范。